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教学建设 >> 正文
院发【2023】37号: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管理办法(试行)
发布时间:2024-09-23来源: 浏览: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管理办法(试行)

为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保障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是必修课,纳入毕业资格审核,全日制本科生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相应学分(2022版培养方案为1学分)方可毕业

第二条 《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不安排课内学时,课外隐性开设,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比赛竞赛、创新创业、考证考研考公、文献阅读等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提升综合素质。学院各单位应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学分的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活动。

第二章  学分类型和认定要求

《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学分主要包括类:比赛竞赛类学分、创新创业类学分考证考研考公学分、文献阅读素养提升学分。

比赛竞学分是指学生参列入学院颁发的竞赛目录中的各级各类大学生比赛竞赛获得的学分申请学分认定时需提供获奖证书或获奖通报等材料

创新创业类学分是指学生参加校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公开发表论文获得知识产权授权参加学术交流如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等)、创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学分。申请学分认定时以第二课堂成绩单数据为准。

考证考研考公类学分是指学生通过国家相关部门或行业举行的职业技能考试或执业资格考试,报考硕士研究生,报考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入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在校期间参军入伍服义务兵役等所获得的学分。申请学分认定时,通过职业技能考试、执业资格考试须提供相关证书;报考硕士研究生,报考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须提供考试成绩证明或录取通知书;入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须提供录取通知书或相关证明;参军入伍服义务兵役需提供入伍通知书或退役证明。

文献阅读素养提升学分是指学生参加图书馆组织的文献阅读素养提升计划,在第16学期五年制专业为第1至第8学期,每学期借阅图书10册以上,并提交1篇不少于800读书笔记,经图书馆审核通过之后获得项目完成证书取得的学分。申请学分认定时,须提供图书馆公布名单的正式文件颁发的项目完成证书

第三章 认定范围和计算办法

《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学分认定的具体范围和计算办法见附件1

不同成果取得的学分可以累计,同一成果只能申请一项学分,学生在同一次赛事或活动中获得多个奖项的,以最高奖项认定学分,不重复计算。集体项目与个人项目有重复的,以最高分记,不重复计算。

第十条 学生有多项成果可以认定学分的,只需填报满足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分要求的成果参与认定即可,多余的成果不需填报。

第四章 学分认定程序

第十 每年3教务处下发通知集中组织当年毕业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学分的认定工作。认定截止时间通常为当年毕业资格审核开始前2周,基本与毕业设计(论文)小组答辩同步。认定程序包括学生申报、院系审核、成绩录入上报。

第十 学生申报。由学生本人填写《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学分认定申请表》(见附件2),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交所在院系审核。无故不按时提交相关材料者不能认定学分。

第十 院系审核。各院系成立由院系教学负责人和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相关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任组员的学分认定工作组学生提交的学分认定材料进行审核、认定

第十 成绩录入上报。院系审核后,符合人才培养方案对《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学分要求的,《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成绩记“合格”(否则记“不合格”),录入教务系统,上报教务处。

第五章 课程管理

十五 各专业的《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由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规定的开课系部负责管理

第十 学院对《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学分认定、成绩录入上报、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认定一定的教学工作量,认定标准为0.2学时/生。该工作量由开课系部根据工作实际分配给相应班级的辅导员或班导师。

第十 学生申请学分认定的相关材料由学生所在院系保存至学生毕业后两年,需要销毁时报教务处备案后执行

十八 学院定期或不定期对《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学分认定材料进行检查或抽查,如发现学生提供虚假材料,或工作人员审核把关不严、敷衍塞责者,除取消该学分还将按学院有关规定对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第六章

十九 本办法于202374日经学院第18党政联席会讨论通过,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适用于2022级及以后的学生。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团委负责解释。

附件:

1.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学分认定范围和计算办法

2.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学分认定申请表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二〇二三年